2015年3月29日,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履新整一月。从环评专家转身环保部主官,作为李克强内阁中最年轻部长的陈吉宁,过去一个月中,先后在环评、问责、执法等多个领域掀起“风暴”。
环保部重启“环评风暴”
27日,环保部官网发布自陈吉宁担任部长以来,第4个有关整治环评腐败的通知。继环评资质管理廉政规定、环评违法项目追责、环评机构脱钩后,印发《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禁止环保系统行政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插手环评。
“环评”在陈吉宁正式接任部长的一个月中,被频繁提及。“环评风暴”甚至被认为是陈吉宁施政的“第一把火”。
环评全称为环境影响评价,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2015年3月25日,环保部发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方案》,要求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环保部门在编及下属企业聘任人员,全部退出环评机构。市场退出、人员退出,彰显环评改革力度。
方案出台,距离陈吉宁3月7日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承诺,前后仅相隔17天。这次脱钩方案,被认为是掀起又一次的“环评风暴”,也是对环评机构改革下“最后通牒”。依据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给出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103家改革试点单位中47家完成改制,16家退出环评市场,完成此前设定的2015年年底前全面脱钩目标仍为时尚早。
3月6日,陈吉宁履新部长刚刚一周,环保部就公开通报查处63家违规环评机构和22名环评工程师。63家,是此前两年查处总和的40%,环保部此前曾分5批处理159家违规环评机构。第二天的全国人大记者会上,陈吉宁公开强调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
涂料企业慎防成为“风暴中心”
早在2005年,为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评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执法,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舆论将那次行动称为“环评风暴”。
首批公布的30家违法违规环评项目名单,几乎全是投资额上亿甚至数十亿的电力大项目,电力行业成为当年“环评风暴”的“风暴中心”。
涂料行业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是环保部门重点监督的对象,作为重要监督手段的环评,成为一个涂料企业持续发展的开路者。此次环保部重启“环评风暴”,涂料行业企业不得不预防成为下一个“风暴中心”。
值得欣慰的是,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的品牌涂料企业再扩建时,环评部分都没有遇到太多阻遏。
笔者简单分析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大多数涂料生产基地都建立在人烟罕至的郊区,大部分主动避开居民区,为环评的通过奠定了基础;其二,目前国内环保形势严峻,涂料企业首当其冲,一直是环保重点监测的环保对象,品牌涂料企业在发展中,环保意识与日俱增,不会因小失大。
这次环保部重启“环评风暴”,主要是从环保部自身做起,相信整顿完内部就会对外部进行整顿,涂料行业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中小型涂料企业,这亦可能成为环保部开刀之处。而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开征的涂料消费税,说明环保部再一次将目光对准了被外界夸大成高污染的涂料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