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常山。
钱塘江上游,一名为“常山生态工业园”内,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永合化工)频被举报,其车间设施设备落后、污水横流,车间对外出租,且多个化工项目未经审批开工生产等。不仅如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获悉,作为浙江省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企业,浙江永合化工因污染曾多次被环保部门查处。
而这背后,则是常山生态工业园区“布局”钱塘江上游,并成为浙江多年来污染治理的“顽疾”。此时,距国家“新环保法”实施已有半年,该区域污染仍在持续。中国产业集聚专家杨建国对此分析称,类似散、乱、小等化工园区,打着“生态”名义存在,已在国家园区清除、治理之列。
本报记者 柴刚 衢州 杭州报道
化工污染项目“未批先产”?
浙江永合化工地处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生态工业园区,紧依320、205两条国道和杭金衢高速公路。
7月2日,青石镇水南村村民向记者介绍,浙江永合化工在工业园内生产多年,当地人都不愿意在该企业打工,其工人大都来自外地。天马街道东港村多名村民描述称,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染太大,在车间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导致众多疾病。公开资料显示,浙江永和化工成立于2001年7月,前身为常山县永合颜料有限公司公司,目前可生产近40种颜料,年生产能力10000吨、硅片切割液回收再生矿物油年产50000吨,医药中间体—手性扁桃酸年产400吨。
据了解,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油墨、美术颜料、文教用品及太阳能、药品制造等领域,先后开发高耐光钼铬红颜料和纳米氧化铁红颜料。2009年被浙江省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企业。当地多名知情者介绍,浙江永合化工部分车间出租给外地企业,生产国家禁止的高污染等产品,而永合化工则每年收取租金。来自当地媒体公开报道,此类外地企业生产项目均无法通过环评项目审批,全挂靠“浙江永合化工”生产。知情者称,厂区内一标有“溢彩化工”名称的车间,其500吨“颜料红122”产品未经环保等相关部门审批,早于2014年就已开工。
多份视频、图片资料显示,该企业一车间地面上流满红褐色的污水,并从车间二楼直流而下;在另一车间地面上,则呈现白色颜料,集污池内的泡沫已覆盖池面,旁边的环保设施设备未运行。
7月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浙江永合化工办公楼三楼,一“溢彩化工”字样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办公,而此前大楼外明显的“溢彩化工”字样已无法寻找。浙江永合化工负责人对此解释,整个厂区目前满负荷生产,但“溢彩化工”是一家贸易公司,也是其下游合作伙伴,此前仅是在其厂区挂名,并不进行生产。他说,“挂靠模式”存在违规,如今早已将“溢彩化工”字样清除,而“溢彩化工”目前已不在该厂区办公。记者提出进入车间的要求,则被拒绝。
常山县环境保护局监察大队负责人介绍,常山生态工业园内目前在环保部门备案在册的化工企业,仅有4家左右,浙江永合化工是其中一家,并没有“溢彩化工”。7月6日,浙江环境保护厅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发出一份“常山县环保局关于永合化工问题的答复”函(以下简称答复函)。答复函对此介绍,浙江永合化工新增年产10000吨有机颜料建设项目经常山县环境保护局审批,审批文号为:常环建[2012]043号),其中年产500吨“122红”生产项目包含在新增年产10000吨有机颜料建设项目中。
化工园区“布局”钱塘江上游
常山县城向东约5公里。常山县生态工业园。
该工业园区名为“生态”,但入驻的多是化工、羽绒加工等中小型企业。水南村村民回忆称,该工业园成立至今约15年左右,自上述企业入驻以来,每天都排放出刺鼻异味,或黄或红的污水,带着让人恶心的味道流满街道。
“近几年明显好多了。”水南村及东港村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业园区企业污染影响着包括上述村庄在内的6000多人生存、生活问题,曾多次向当地环保、政府反映,但均无济于事。
来自上述两村村委会的测量,工业园区距离常山港最近直线距离仅有500多米。公开资料介绍,常山港主河道长59.8公里,流域面积2287.5平方公里,是衢江的主要支流,为钱塘江水系最长的支流,是浙江省常山县的主要河流。资料如此描述:常山港发育了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河谷地貌景观。该园区内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园区为常山县县级工业园区。
7月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常山港调查发现,两条粗大的管道排出黄褐色的水,带着刺鼻的化工味道,直接进入常山港。当地知情人介绍,该管道为常山生态工业园区排水管道,已存在多年,距离园区不足2公里。
上述两村负责人介绍,在常山港流域,如此近距离的化工园区仅存这一家。他们回忆称,早在2014年左右,钱塘江水出现化工异味,杭州方面寻找异味源头,曾在此重点排查。
记者获悉,早在2014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和环保厅先后4次召开联席会议,并联合下发了多个文件和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浙江省一些低、小、散的企业排污、排气、涉污量大,浙江省对其要求增加投入、改进工艺、集中治污,并清理违法违规企业。而进入2015年,正值新《环保法》正式实施。来自当地媒体公开报道,2015年1月,浙江省环保厅与常山县环保局联合检查时,发现浙江永和化工污水超标排放,常山县环保局当天对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依法查处。该报道描述称,“常山县环保局一周后再次对此企业进行检查,发现其仍然超标排放”。
当地知情者介绍,浙江永合化工不是个例,在该工业园区已成为钱塘江水系污染顽疾。而来自常山县官方网站则介绍,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人口33万,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常山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前述负责人坦言,该工业园区企业最多达24家,已对其进行多次治理,而作为化工企业,存在异味属于正常。但该负责人否认化工园区直接排污常山港。而关于钱塘江上游化工园区布局,上述答复函称,2001年,常山县委、县政府对原来城区及附近分散的化工企业实行搬迁治理,集中到青石镇高铺村地带,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化工企业集中区域。该答复函进一步解释,“园区企业污水全部排入污水预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中国产业集聚专家杨建国对此认为,审批高污染、高剧毒化工产品,非仅一县级部门审批就可生产,尤其是重要水源区域,而类似散、乱、小等化工园区,打着“生态”名义存在,已在国家园区清除、治理之列。他坦言,该园区在当地能成为钱塘江水系治污“顽疾”,不排除其背后经济利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