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首套万吨级乙二醇叔丁基醚(ETB)工业装置顺利投产,该装置公称能力为2万吨/年,最大规模3万吨/年,系采用上海傲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专有技术,依托闲置设备改造建设,目前ETB纯度已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并开始接受国外客户订单。
乙二醇叔丁基醚有什么用途
乙二醇叔丁基醚主要替代乙二醇丁醚(BCS,俗称“防白水”),其主要用途如下:
1.水系涂料溶剂
2.油漆溶剂
主要用作分散剂、流平剂及消泡剂,提高水分散涂料的干燥速度、平整度、光泽度、附着牢度、光泽度。
3.油墨分散剂
可大大提高油墨的流变性,提高高速印刷的质量及光泽度、附着力。
4.电子化学品
在液晶显示器和光刻胶制造工程中,电子级ETB可用作洗净液、剥离剂、工业清洗剂、去光阻缓冲液等其他特种化学品,同时广泛用作电子级生产用溶剂。
5.高效家用清洁剂
用环氧丙烷与含ETB的KOH反应后处理,得到聚氧丙烷叔丁基醚,这是一种理想的高效家用清洁剂。
6.燃料助剂
ETB可作为新型锅炉燃料的助溶剂、改良剂,不仅提高燃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排放。
7.高纯度异丁烯
可通过裂解反应生产高纯度异丁烯和乙二醇,同MTBE裂解相比,不仅异丁烯纯度高,而且能耗降低20~30%,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发展两大机遇
传统油漆、涂料,含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VOC),除对人体有毒害、会污染环境外,还易燃易爆,而且含有大量甲醛、苯、铅等有毒物质,是污染环境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隐形杀手”。数据显示,中国涂料涂装业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总量约计430万吨,其中油性漆占比约为98%。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特别是2015年2月1日国家对VOC含量高的涂料征收4%消费税以及2016年4月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地全面禁止溶剂型涂料项目准入的政策落地,涂料、油漆行业“油改水”步伐逐渐加快。2016年7月8日工信部组织编制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制定的主要目标,到2018年低(无)VOC涂料产品比例要达到60%。2017年5月1日起,深圳家具产品制造过程已全面禁止使用溶剂型涂料,并要求全市家具企业在2017年6月底前要将溶剂型涂料生产线改造为水性涂料、UV涂料等低挥发性涂料。日前,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已颁布,并将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进一步加严。
水性化技术是降低涂料VOC排放最有效的途经之一,在涂料中用普通纯净水代替传统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可同时在环保排放和提高涂料使用率2个重要指标上取得进步。据杜邦介绍,传统汽车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通常达到85%左右,而水性汽车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只占10%。
随着2017年环保督查、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国内涂料市场呈现出了新的变革,溶剂型涂料、油性涂料市场份额被逐步压缩,而以水性涂料为代表性环保型涂料市场的发展呈现出积极向好态势。水性涂料从2014年以来,以年8.3%以上的增长率,目前产量可以达到将近580万吨/年。这给乙二醇叔丁基醚一类的绿色化工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大发展机遇。
电子化学品,也称作电子化工材料,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电容、电池、电阻、光电子器件、印制线路板、液晶显示器件等电子元器件、零部件和整机生产与组装用各种精细化工材料。众所周知,电子化学品及下游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先导,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据统计,2015年我国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到2020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全球将超过6500亿元,未来电子化学品发展前景广阔。另外,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对电子化学品这一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扶持,同时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良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轮推动下,电子化学品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乙二醇醚整体需求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起看看全球供需现状
2016年全球乙二醇丁醚产能约109.3万吨,其中北美地区产能较为集中,占比39%,其次是亚洲地区产能较为分散,产能占比约29%,另外欧洲地区总产能占比28%。拉丁美洲产能占比仅4%。全球乙二醇丁醚生产企业中,北美地区以美国陶氏、伊士曼、立安德为主要供应商,亚洲地区以我国德纳天音和韩国乐天石化产能较大,欧洲地区英力士、巴斯夫产能较大,其他地区产能偏小。
2016年我国乙二醇丁醚表观需求量近20万吨,总产量仅在5.9万吨左右。因其具有毒性、国外开始限用以及低价成本优势,大量欧美远洋货和韩国、马来西亚货源冲击中国市场,进口依存度达73%之高。
ETB作为乙二醇丁醚替代品,在日本、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但我国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占比不足20%。目前ETB主要依靠日本进口,国内只有湖北巨胜科技和珠海飞扬生产工业级ETB,总产能不超过5000吨/年,还有其余几家生产试剂级的生产厂家如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产品多用于实验室科研以及医药中间体,产量不足100吨/年,国外只有日本丸善石油化学公司,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