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行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涂料企业众多,但大企业不多,产值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可以说涂料产量大国的地位完全是由中小涂料企业支撑起来的。众多企业,分布不均,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方面更是参差不齐,多数企业都处在高成本、低收益的低端市场的重复运营中。特别是近几年,众多国际涂料巨头接踏而致,他们通过入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大量吞食中国涂料市场,使本来就处在激烈竞争中的民族中小涂料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停业、并购、转行的消息不绝于耳。为什么我国中小涂料企业在逐渐的被边缘化?中小涂料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除了被迫停业、并购、转行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出于对行业的热爱,很多同仁都在探索民族涂料行业的出路,交流会、研讨会、学习、论坛、评选等活动此起彼伏,在推动行业发展、塑造品牌等方面的确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些活动都很难实现我们的“涂料强国”之梦。必须有个根本的变革(机制变革)。
一、涂料企业做起来容易,做大做强很难。
1、我们的涂料企业多数从低端入手,进入比较容易。
在我国之所以涂料企业众多,是因为我国的涂料行业门槛太低,一个搅拌机、几个大缸就可以开张。员工看到老板赚到钱了,马上另起炉灶自己单干。特别是以前,还没有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涂料厂遍地开花。在实现高产量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
2、高端领域很难进入。
涂料的门槛很低,主要是指低端的涂料。而高端市场,其门槛并不低,现在主要还是由外资企业把控,我们想从他们那里得到技术或原料,很不容易。特别是原料领域,“高端市场要用进口原料”似乎是个规则。我们的涂料高端市场的高额利润都为外资企业所拥有。
3、我们的企业有被卖掉的风险。
低端市场领域容易进入,有思路的企业也容易成长做大,这主要和我们的市场刚性需求有关。看看我们的企业,很多都是通过规模扩大和产能提升做起来的,真正通过高科技、高附加值做大的不是很多。我们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通过能源和产能叠加起来而做大的企业,企业命运也掌控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手里。当这一个人或这几个人经受不了外来的诱惑或压力时,企业随时有可能被卖掉。很多人说我们没有“品牌”,没有企业文化,都是企业所有制机制不合理所致。
二、目前的行业活动改变不了我们落后的格局。
很多业内同仁也认识到我们这个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做过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十分艰难,归结如下:
1、技术性座谈会,改变不了这个落后格局。
我们的行业组织、学术机构、媒体机构很多,各种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也很多,这些活动可能在提升我国涂料技术水平上是有一定作用,但是,与会的代表多来自不同的企业,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谈的都是肤浅的,核心东西不可能搬出来的。很多外资企业也参加这些会议,但多是介绍产品,拓展市场的。有人说通过会议可以向与会的外资企业学习,不是很好吗?好的技术买都买不到,人家怎么可能无偿的搬出来呢?
说到学习,从1840年就开始学习,到现在我们还是不及人家。你在进步、人家也在进步,速度比你还快,你怎么能赶上或超越呢?更有甚者,有的活动主办者为了利益,已经成为少数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推广产品的工具,这可能还会对我们的自主创新有负面影响。所以单纯的技术性会议改变不了这个民族涂料工业落后的格局。
2、我们的营销创新不够,就算是再多一些花样,也是是些治标不治本的。
有人把我们的落后归结于营销水平跟不上,我觉得这也是不全面的。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为了让产品卖的更多,卖的价格更高。营销方式也没有什么“营销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而成为习以为常的手段,从我们的“礼品积分营销”、“油工会议营销”、再到“明星代言”、“公益事件营销”,能想到的,咱们的策划人员都想到了,但这些营销手段都是阶段性的,并没有持续的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这些营销手法很容易被外资强势企业学会,而且可能做的更好。我们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些所谓的“营销创新”手段来凸显自身的优势。
还有的认为我们是没有品牌、不懂战略。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在研究兵法,怎么可能不懂战略呢?很多企业也制定了战略,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走下去而已。说道“品牌”,我也不懂品牌,那些天天嚷嚷着要搞品牌战略的人,也未必十分精通。我认为:“品牌”只是一个用于识别的符号,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代表。很多消费者都不懂涂料,只是听说立邦、多乐士的多些,感觉可靠,所以选立邦、多乐士。如果是我们这些行业内的人装修,同等价格应该不会选立邦。所以,“品牌”是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的产物。 随着信息的发展,“品牌”对终端销售的影响力会弱化。
更何况,立邦、多乐士等外资企业,通过多年的投入,已经建立了品牌形象。我们现在还去和人家比品牌,而且是一对一的比品牌。这就好比,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和正规军打阵地战,那能有多少胜算呢?我们一定要走出外资企业为我们划定的“品牌误区”,不能和他们硬碰硬。一个企业在央视上一年投一个多亿的广告,想和那些外资品牌拼一下,结果并不乐观。但此举也告示我们,不要单纯在品牌上做文章。
三、我们要纵观全局,找到我们的优势。
8000多家(其实更多)中小涂料企业看似混乱,里面却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1、8000多家中小企业所含的技术资源。
涂料行业特别是建筑涂料行业,由于门槛低,用量大,所以企业多而小。众多小企业,多是由行业内部分化出来的,有的是国有企业改制,分化出来的;有的是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转化为企业主的;有的是从事涂料研发生产多年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自己办厂;……当然,也有少数是其他领域转变过来的。这些企业及其带头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实战专家,有的精通水性、有的精通油性;有的精通墙体涂料、有的精通工业涂料等等。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对涂料的需求,无论是档次还是领域上,都是多种多样的。我国中小涂料企业的实际技术实力如果能叠加起来,是可以满足这种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的。所以,理论上说我们中小企业的涂料产品应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
2、8000多家中小涂料企业所含的业务资源。
我们的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也是“人情经济”,“关系经济”。很多涂料业务,不是靠市场手段,而是“人情”、“关系”谈成的。这些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都是有“关系客户”的,或者可以通过关系挖掘“潜在客户”的。这也是中国的特点,我们比外来的“和尚”精通。8000多家涂料企业通过“人情”、“关系”,了解或掌控着巨大的市场资源,特别是工程市场和工业漆市场。各自掌控的市场信息,如果自己做不了,可以通过与同行间的产品交换或信息交换达成合作。这就是资源整合的具体方式之一。此外,我们在技术、施工、服务等方面通过交换实现互补。我们中小企业四通八达的关系网,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业务资源。
3、商场不是战场,决定战事的不是对手而是消费者。
商场不是战场,我们不能仅仅用战争的理念做市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战术的应用,更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而市场竞争,决定战事的不是对手而是消费者的选择,我们的中小企业最熟悉我们的客户,最了解我国的“人情世故”,我们的产品更能满足国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给他们更多选择的空间。所以,我们不必惧怕那些外资企业,他们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决定作用。
4、选择品牌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一味的追求外国货,是民族不自信的体现,这些正在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发展,消费者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也有所凸显。外资产品或品牌华丽的面纱在被一层层的揭开。除了品牌包装和高价格外,他们的产品没有多少实质的区别,这是有利于我们产品销售的。看看家电行业、数码产品等,我们国货产品所占的比例在日益增加。这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前,国际风云时有变换,国人的民族责任感有所增强,“支持国货、支持民族工业”的呼声日益扩大,正在改变大家的消费选择,“民族品牌、中国创造”正在崛起。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些系关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综上所述,我们中小涂料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少,但机会更多。我们应该抓住机会,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