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涂料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反映出长期粗放式产业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形成的是一种“结构性产能过剩”,其特点是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高端产能缺乏。虽然我国涂料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落后产能过剩,大量涂料需要淘汰,高端领域所用优质涂料却供不应求,有的品种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在民用涂料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而在工业涂料领域,汽车涂料、防腐涂料、船舶涂料、海洋涂料、风电涂料等高端领域还被外资企业垄断,一些高端原材料严重依赖国外。
致使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导致我国涂料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比较落后。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同行企业扎堆在中低端市场拼杀,打“价格战”,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满足需求。行业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加之一些涂料企业求大、求快心切,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一味在中低端领域“摊大饼”,而涂料产业又没有及时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致使中低端产能过剩局面越来越严重。
产能过剩后果
结构性、中低端产能过剩,苦果只能大家来尝。“低端过剩”导致我国涂料行业整体无力与国际市场、外资企业竞争,小产量、低水平生产商以低价的产品充斥着市场,给行业带来的是恶性“竞争”,“价格战”是越演越烈,下游需求随着市场的规范和对产品、服务等的不断升级,低端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小;涂料产业近几年大跃进式的投资,加剧了中低端产品的重复建设,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最直接的后果是企业利润下滑。可以说,一些中小企业、低劣产品生产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应对措施
在与外资企业抗衡较量中,国内涂料企业守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去做低端产品,却毫无竞争力可言,确实尴尬。产能过剩不仅浪费资源,对企业和产业本身而言也意味着很大的困难,影响不可小觑。因此,涂料业化解产能过剩已迫在眉睫,应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呢?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实现由传统的以生产型为主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由传统涂料向绿色涂料工业的转变,由中低端涂料向高端涂料转变,由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而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此外,应着力改善市场结构,把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加快海外产业转移释放过剩产能。
二是大力推进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强化行业准入,严格限制新增落后产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规模不经济、低端产能涂料企业的淘汰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激励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创新,重视核心、关键、重大技术的突破,增强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通过创新获得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重点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上做文章,加强高端涂料、环境友好型涂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上,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积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旨在利用政策倒逼产业调整和升级,政府和协会应还制定《涂料行业准入条件》,来促进涂料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后期还应加强新建涂料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总量,提高现有产能质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不符合相关政策、程序的项目,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鼓励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要在金融和财税政策方面支持涂料企业并购重组。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迫在眉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涂料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又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自动淘汰和抑制落后产能。
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涂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任重道远,并不是朝夕之间可以解决的,涂料产业及企业必需着眼于长远,标本兼治。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调整期,产能过剩就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这就需要涂料产业及企业需及时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国涂料采购网认为,涂料产业及企业应该采取控制总量、自主创新、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化解产能过剩,而最根本的就是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去调整结构和优化产业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