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实施。预计示范区建设将在2015年内全部完成,总投资2500亿元,居住人口38万人。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以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效率和执行力的角度来看,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望被纳入统一、更高级别的协调小组框架下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快速发展可期。
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启动
日前,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京津两市将坚持“一块地,一张图,同规同划。”的合作宗旨,重点发展环境技术、健康医疗、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度假、高技术研发及高端商务商贸等6大产业,打造产业高端、环境友好的京津战略合作示范区。
由此,京津合作示范区将成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并成为加快形成京津两市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示范区建设预计将在2015年内全部完成,总投资2500亿元,居住人口38万人。
据了解,京津合作示范区总用地约38平方公里,东至潮白河,南至永定新河,西至清河农场西边界,北至清河农场北边界。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对天津未来科技城实施统一行政管理,而北京市国资委所属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示范区的开发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合作示范区将承担起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需要,推动教育、医疗、科研等资源向示范区集聚,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标杆。结合天津未来科技城的总体规划,高新区和首创集团将共同推进示范区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把京津合作示范区打造成智慧、生态、宜居的新城。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频出,2月26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8月2日,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以及相应办公室,并提出要支持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发展;8月6日,北京市与河北省领导层在京签署《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根据协议制定的9个方面、30个重点领域内容,将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10月24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印发了《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2014-2015年)》,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共推广20222辆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6%。
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协调机制和明确顶层设计。从效率和执行力的角度来看,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望被纳入统一的更高级别的协调小组框架下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快速发展可期。
京津冀一体化市场空间大
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看,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是未来中国最为重要的城市群,但京津冀地区从区域经济平衡度、人均 GDP、产业竞争力、环境等多方面均与长三角、珠三角有显著差距。这其中,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是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京津冀一体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度要远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如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但河北却远远落后,京津冀区域内,人均GDP的差距在3倍以上。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中,交通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环保能源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是重中之重。京津冀的基础建设将成为定向宽松时代稳增长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投向。预计京津冀区域将被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西、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覆盖河北承德、张家口);中部优化调整区(覆盖京、津、河北廊坊及唐山);南部制造业与耕作业区(覆盖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覆盖河北秦皇岛、河北唐山、天津、河北沧州)。
首先,交通一体化最先行,预计交通部将会尽快推动“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目录清单”。到2020年,初步建成“一环六放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轨交、机械、基建、航空、港口等行业将受益。“断头路”连接、城间地铁、大七环、高速路网、首都二机场等交运项目最值得关注。其次,产业转移将如火如荼,预计北京与天津、河北将分别签订十大项目转移协议,可能转移的产业和项目包括汽车、钢铁、化工、服装批发、石化、电力、电商等产业,对河北的产业升级极有益处。再次,能源与环保一体化,煤改气、燃煤电厂协同治污、淘汰120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等政策举措将逐步落实。最后,公共服务一体化,医疗一体化先行,北医三院、天津肿瘤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与河北的协同合作目前已经启动。
国信证券指出,投资者可以从七大方向寻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受益者。土地储备较多的公司,在河北、天津具有较多业务的房地产公司,以及区域内的基建相关公司,区域内的港口,环保节能公司,天津自贸区相关公司,区域内金融机构均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