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明确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以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廓清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九要素”。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无疑是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宏调最大的主线逻辑。
眼下的中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但不管怎么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其实,无论是研判当下经济态势,抑或是寻找破题的经济模型,一切具体而微的努力,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二字上来。正因如此,尽管会议指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同于去年“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还是毫无疑问地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列为五大任务之首。这一点,与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有明显区别。
说得更直白一些:新常态下,稳增长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事实判断来自三个层面的分析:一来,从经济学而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强弱、财富的消长,是极为重要的经济概念与统计指标。新常态是为更优化的增长提供了宽容开放的空间,但不能将新常态庸俗化成“不求速度的发展”。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不紧张于增长的速度,尤其是在压力趋大的今天,在关注结构与效益的同时,增长的速度仍有底线的考量。正如专家所言,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被放在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主要任务的第一个,此举可为改革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创造一个平静的环境。
二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这几个转变过程中,经济增长继续稳定向前,至关重要。事实上,2015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的前两项都可视为围绕稳增长而出,第二项“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是为稳增长提供路径选择。调速不能减势,何况增长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财政支出的来源,更关涉民众对改革的信心,因此,“稳中求进”仍是不容置疑的总基调。
此外,今年比以往更重稳增长,或者说稳增长重回排头兵的位置,既是基于重要性,也是基于现实性。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不会无限下滑;结构调整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必需消化,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各类风险的影响。换言之,重提稳增长,不仅因为其重要,更因为其能以实现。
定义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一个共识正在形成:质量重要,但数量如果不在,岂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方式重要,但速度如果滞缓,改革利好岂非成了纸上画饼?稳定的增长,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前提,更是让民众“日子过得殷实”的物质保障。新常态下,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