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产能扩张暗含隐忧
当潮水褪去之际,才知道谁在裸泳。涂料产业也是如此,当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昔日蒸蒸日上的生产能力也开始凸显出过剩压力。
2013年,涂料产业总产量的增长纪录结束了长达10多年之久的高速增长,许多涂料企业感觉到了市场压力,陷入了发展迷茫阶段。涂市走向如何?一时尚难预料。但一个问题已经摆在眼前:为迎合市场而迅速膨胀的巨大产能,已再度引发人们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面对当前涂料企业纷纷扩产的行动,一些业内人士呼吁,虽然目前国内涂市一直在升温,但是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2013年,随着一些政策的减弱,涂料销量出现了逐步下降趋势,如果还是这样盲目扩产的话,2014年国内的涂料产业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
“当前涂料企业的扩产与市场增产不增收的现状是同样性质的问题,都是一种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涂界企业及市场研究部观察员李明月指出。
在该分析人士看来,涂料产能过剩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产能的大小并不十分重要,关键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上去了,企业才是真正做大做强,才是真正的产能扩大。“有些涂料企业年年对外宣称销量增长了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但不挣钱,有什么用呢?”
同时,李明月还表示,当前确实有些涂料企业是产能不足,如嘉宝莉、鸿昌化工等,但确实有一些涂料企业是生产线闲置,属于产能过剩。“适当的产能过剩还是可以的,因为只有适度过剩,竞争才有可能产生。如果总是出现短缺的话,那企业就失去了发展动力。当然,如果产能过剩特别是结构性过剩很厉害的话,那就值得警惕了,这将会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
李明月指出,疯狂扩张的背后需要消化,这种扩张的产能、产量、产品、资金的出口需要消化。去哪里消化?就是向市场、消费者倾泻。在倾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恶性竞争,欺诈、虚假等等我们所看到的社会恶劣现象,当这种氛围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些问题,比如盈利能力降低等。这足以引起行业的警觉。
为什么落后产能越淘汰越过剩?
一边在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另一边在疯狂上马新项目,结果新增产能比淘汰掉的产能高出数倍之多。而如此荒谬的场景居然一再上演,致使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成为无用功,国内涂料产能过剩局面愈演愈烈,有可能会使全行业性陷入亏损的泥沼。
“除了我国涂料企业自身创新动力、能力普遍不足外,结构性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干预市场过多的原因,这是我国的特有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和财政收入的考虑,甚至不惜采取放宽环境、社保标准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手段进行招商引资。”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了新涂料项目不断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严重,再加上行业没有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没有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行业协会和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进行产业调整和引导,最终问题就出来了。”该分析人士指出。
6月20-22日,广东、顺德两大涂料协会组织部分会员企业代表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两新”产业园与安仁县大金山精细化工园考察,其中包括华润涂料在内的40家企业有意向投资入驻。而永兴县政府却给出了优惠政策。
可以说,在这种中国特有现象下,依赖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做法,虽然看上去轰轰烈烈,每年都有部分落后产能被强制关停,但却只起到短暂的效果,并未刹住涂料企业扩张产能的步伐,导致涂料产能逐年快速递增,呈现越淘汰越多的“怪圈”。可见,要想走出淘汰落后产能的“怪圈”,就应摆脱行政化依赖,走市场化道路,通过市场竞争规律实现优胜劣汰。
在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重压下,涂料行业整体利润本就微薄,“涂料产品价不如白菜价”,而在宏观调控的打压下,基建、地产等需求量锐减,船舶、汽车等工业制造业需求量也减少,涂料产能利用率过低的局面无法改善,一些企业亏损亦在所难免。
“可就是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各地涂料企业仍然在大肆扩张产能,试图依靠将规模做大,维持行业市场地位,以便与其他企业血拼产能。显然,涂料行业已步入‘囚徒困境’,谁都不愿意压缩产能,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扩张上。”李明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