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化工区,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拿出百亿产值的土地,打造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添砖加瓦。
化工是上海实体经济的重要板块,是“上海制造”的一张名片。上海化学工业区作为国内最先进、效益最好的化工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吸引了巴斯夫、科思创、中国石化等行业巨头纷纷落户,已经形成世界级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上海化工区管委会表示,为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将积极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该中心以上海化工区为核心,北联市区,西联金山,东联奉贤,形成要素集聚、开放共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为推进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化工区将联手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及周边区域设立创新联盟,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上海化工区将新设“化工新材料创新基地”,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重点打造转化服务、中试创新和专业孵化三大平台。其中,转化服务平台将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提供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试创新平台将瞄准关键领域、关键技术,集中建设若干专业功能性中试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推进中试放大及科技成果产业化;专业孵化平台将整合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支持化工新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快速成长。
“上海化工区每平方公里土地的产出超过120亿元,此次一口气拿出2.2平方公里土地,凸显了化工区从制造向研发创新延伸的决心。”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侯金花表示。
上海化工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健介绍,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孵化的重心瞄准高性能树脂、新能源电池材料、石墨烯等。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例,其是目前工业化纤维中比强度和防弹性能最高的品种,具有超高强度、耐低温、耐腐蚀等众多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养殖网箱和高性能体育运动器材等产品中。
“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创新和中试放大,需要在严格的环保条件和良好的产业配套下进行。上述环境在国内并不多见,这就是上海化工区做化工新材料创新的核心优势之一。” 朱健说。
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将全面建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