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说,也许这的确是对区域性商业形态的扰乱,但现实来看,大卖场确实就是一个狂吸金的地方,人流、重复购买率、客单价,无一不是强大的诱惑,在中国市场,大卖场渠道的销售能力大概是传统渠道的20倍以上。大型卖场的优势,不仅仅在大上,更因为它强。为什么强?强在品牌上。
首先,强在大卖场的品牌。大型连锁卖场,无一不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大卖场形成品牌效应,也形成了消费者对大品牌卖场的产品的信任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卖场在其空间内可以去售卖自有品牌甚至无品牌产品的原因。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大卖场这样的自选购物环境内,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购物行为无意识地趋向于放松,随机购买性增强,品牌忠诚度下降,中小品牌的购买可能加强。
其次,强在大卖场内销售的品牌。在快消品领域,只要能进驻大卖场的国际品牌,基本都进驻了。对于中小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傍大款”的机会。我们在需要判断一个品牌档次时,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看看你的邻居是谁,你就是谁。与一些比你强大的竞争对手为邻,这是一个+V的行为。一个品牌如能进驻大卖场,也自然能被其他渠道所接受,在品牌需要对其他渠道进行推广时,这是一份请柬、一块敲门砖、一张身份证。
升级
诚然,中小品牌在进入大卖场时,确实需要投入不菲的代价,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推广费……也的确有很多品牌进驻大卖场后入不敷出,但这不应该是我们后退的理由。
命短的企业大多是短线的战术性企业,赚一票就跑赚不到拉倒;而基业长青的企业,则大多是长线的战略性企业,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所有的营销行为都为建立一个传奇品牌所做。所谓的小品牌,也只是暂时的体量小影响小,若是只为眼前利益,则永无出头之日。
拿进驻大卖场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进店费用和后续费用单拿出来说事,而应把其视为正常的终端资源投入费用,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它。大卖场是有其绝对的价值所在的,能与大卖场进行合作不仅意味着中小品牌的物流分销成本大大减少,有了直面消费者的导购促销机会,更重要的是,抢占到了空间,抢占到了已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的大卖场的空间,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卖场号称“大”卖场,可以容纳更多的品类品牌,但终究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早醒三天,快活三年,今天的吃苦,也许意味着明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