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型涂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涂料词典 » 正文

立德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http://www.xxtlw.com  发布日期:2015-02-04  浏览次数:910
中国新型涂料网讯:
    立德粉化学式ZnS·BaSO4,又称锌钡白,白色结晶性粉末,为硫化锌和硫酸钡的混合物。立德粉是较好的白色颜料,遮盖力仅次于钛白粉,白度高。缺点是经日光久晒,颜色将变暗。含硫化锌越多,遮盖力越强,品质也越高。密度4.1364.34 g/cm3,不溶于水。

    立德粉遇酸易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遇硫化氢及碱溶液不起作用。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67h变成淡灰色,放在暗处仍恢复原色。在空气中易氧化,受潮后结块变质。

    

    立德粉物理特性

1、相对密度

在常用的白色颜料中,立德粉的相对密度最小,同等质量的白色颜料中,二氧化钛的表面积最大,颜料体积最高。

2、熔点和沸点 

由于锐钛型在高温下会转变成金红石型,因此锐钛型二氧化钛的熔点和沸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有熔点和沸点,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熔点为1850℃、空气中的熔点为(1830±15)℃、富氧中的熔点为1879℃,熔点与二氧化钛的纯度有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沸点为为(3200±300)℃,在此高温下二氧化钛稍有挥发性。

3、介电常数

由于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在测定二氧化钛的某些物理性质时,要考虑二氧化钛晶体的结晶方向。锐钛型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比较低,只有48

4、电导率

二氧化钛具有半导体的性能,它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而且对缺氧也非常敏感。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和半导体性质对电子工业非常重要,可利用该性质生产陶瓷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

5、硬度

按莫氏硬度十分制标度,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66.5,锐钛型二氧化钛为5.56.0,因此在化纤消光中为避免磨损喷丝孔而采用锐钛型。

6、吸湿性

二氧化钛虽有亲水性,但其吸湿性不太强,金红石型较锐钛型为小。二氧化钛的吸湿性与其表面积的大小有一定关系,表面积大,吸湿性高,还与表面处理与性质有关。

7、热稳定性

二氧化钛属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8、粒度

立德粉粒度分布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严重影响立德粉颜料性能和产品应用性能,因此,对于遮盖力和分散性的讨论可直接从粒度分布上进行分析。

立德粉用途

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的着色。无机白色颜料,广泛用于聚烯烃、乙烯基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尼龙和聚甲醛等塑料及油漆、油墨的白色颜料。在聚氨酯和氨基树脂中效果较差,在氟塑料中则不太适用。还用于橡胶制品、造纸、漆布、油布、皮革、水彩颜料、纸张、搪瓷等的着色。在电珠生产中用作粘接剂。

立德粉标准GB/T 1707-2012

本标准规定了立德粉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近似等分子比的硫化锌和硫酸钡共沉淀物经煅烧而成的白色颜料。产品主要用于涂料、油墨、橡胶和塑料等工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7071995《立德粉》,GB/T1707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C201”产品品种及相应的技术要求(见第3章和第4); 

———本标准根据硫化锌含量的不同,产品分为20%立德粉和30%立德粉两类;20%立德粉对应的品种为C201;30%立德粉根据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四个品种,分别为:B301B302B311 

B312。前版GB/T17071995中将产品分为四个品种(B301B302B311B312),每个品种又分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见第3,1995版第3); 

———本标准中颜色和水萃取液酸碱度要求为“与商定的参照颜料相近”,消色力、遮盖力、吸油量要 

求为“商定”,其余项目按品种规定了具体要求,前版GB/T17071995中所有项目均按品种和等级规定了具体要求(见第4,1995版第4); 

———颜色、消色力测定时采用了商定的参照颜料,GB/T17071995中采用了选定的国家标准样品(见第4,1995版第4); 

———增加了总锌含量测定的B(Na2EDTA 滴定法)(6.1.3); 

———增加了仪器法测定颜色的试验方法(6.6.3);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见附录A)。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473:1982《色漆用锌钡白颜料 规格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ISO473:1982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改变了标准的名称。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第8章试验报告”。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京燕化工有限公司、湘潭红燕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家勇、黄逸东、陈泳、陈新焕、周建光、肖凤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071979GB/T17071986GB/T17071995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中国新型涂料网"官方微信,尽享涂料天下事,玩转行业网络营销。

中国新型涂料网官方微信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赞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