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表面积、粒度、晶型、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有机颜料的密度为1.0~2.0g/cm3,比表面积为10~100m2/g;有机颜料粒子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初级粒子,其粒径为0.01~0.05μm。
但是由于如此细的粒子表面能极高,会发生强烈的团聚形成聚集体(尺寸为0.05~0.4μm),而聚集体仍会团聚形成凝聚体(尺寸为0.1~20μm),所以通常的有机颜料粒子为聚集体和凝聚体的混合物。
有机颜料粒子的大小对涂料颜色性能影响很大。
一方面是会影响涂料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在一定范围内颜料粒度提高,涂料遮盖力增加;颜料粒子变小时,比表面增大,涂料着色力增加。颜料粒度对涂料的色光也有影响,通常粒径大,粒度分布较宽,色光发暗;反之色光鲜艳。
另一方面是颜料粒度还会影响涂料的耐UV性。当粒子变小,比表面积增大,吸收的光能量增加,受破坏的程度也增加,因此涂料褪色较快。颜料粒度小,受到的重力较小,涂料不易分层沉淀;但粒度小的颜料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增大使涂料发生絮凝粗糙的机会也增大,不利于研磨分散。
有机颜料大多以晶体状态存在,且“同质异晶”现象很普遍。铜酞菁的晶型,常见的有Q型红光蓝(如颜料蓝15)稳定性差,经特定溶剂处理后则转为稳定的P型绿光蓝(如15:3);颜料紫19(喹丫啶酮结构)有α、β及γ3种晶型,α型无应用价值,β型为紫红色,而γ型为蓝光红。
在涂料配方设计时,注意助剂和溶剂的合理使用,防止不同的晶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变,从而使涂料发生色光漂移,难于按标准板找准颜色。
有机颜料是以固体状态分散于所应用的涂料介质中的,颜料是否容易分散,以及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涂料和涂膜的性能。颜料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能取决于许多种因素,如颜料的化学结构、晶型、表面处理工艺及助剂,应用前颜料的原始粒度及粒径分布等;另外涂料的研磨工艺及研磨设备本身的性能,分散剂的选择等也会影响颜料的分散稳定性。
有机颜料赋予涂料色光、着色力和遮盖力的颜色性能。我们下面做一些简单介绍。
(1)色光(H)还指某种颜色偏离其对应的纯色(单色光)程度,一定波长的光或某些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后,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表现,又称色相。
(2)着色力(也称着色强度)是颜料赋予被着色物颜色深度的一种量度,影响颜料着色力的因素除颜料自身的性能外,还与被着色物的成分、材质及应用条件有关。通常定义标准样品的着色力为100%,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乳胶漆的着色力是指将1000g钛白粉着色至乳胶漆本色的1/25标准色深时,所用的乳胶漆色浆的克数,色浆加量越少,着色力越高。
(3)有机颜料的遮盖力是指对被着色物的遮盖或改变被着色物颜色的能力,具有强遮盖力的有机颜料通常具有高散射力,高散射力取决于涂层的厚度,涂层对光的吸收能力以及涂层与被着色物的色差。通常将有机颜料与分散树脂一起研磨成色浆,均匀地涂刷于黑白格玻璃板上,使黑格恰好被遮盖的最小颜料用量,以g/cm2来表示。
色光是涂料生产时找色的关键所在;着色力和遮盖力是衡量颜料在涂料中使用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价格高昂的有机颜料,它关系到涂料的配方成本和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