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1:防水层局部有潮湿痕迹
问题及原因分析:
防水层上有一块块潮湿痕迹,在水分蒸发缓慢、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潮湿面积会徐徐扩展;或形成渗漏。
原因:施工时忽视防水层的连续性,未严格按照防水层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如素浆层刮抹不严,薄厚不均,出现空白或大面积漏抹等。
措施:
1.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明确防水工程的重要性。
2.操作要仔细认真,必须做到素浆层刮抹严密,均匀一致,并不遭破坏。
禁忌2: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问题及原因分析:
防水层与基层脱离,甚至隆起,表面出现缝隙大小不等的交叉裂缝。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裂缝处,往往有不同流量的渗漏。
原因: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没有进行清理,表面光滑,或有浮灰、油污等,对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起了隔离作用。
2.水泥选用不当,安定性不好,或不同品种水泥混合使用,收缩系数不同,往往导致大面积网状裂缝。
3.对凹凸差异较大的基层没有进行找平处理,灰浆层薄厚不均,产生不等量收缩。
措施:
1.选用42.5级以上无结块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混用不同品种和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2.基层表面须剁毛、去污、刷洗清理,并保持清洁、潮湿、坚实、粗糙。凹凸不平处应先剔凿,浇水清洗干净,再用素浆和水泥砂浆分层找平。
3.采用"四层抹面法"。
4.对于渗漏水的空鼓裂缝,将该处剔成凹槽,清洗干净。混凝土基层可根据水压、流量等,酌情采取下管引水法或直接堵塞法堵漏。砖砌基层则应采用下管引水法堵漏,并重新抹上防水层,如图下图所示:
禁忌3:预埋件部分渗漏水
问题及原因分析:
穿透防水层的预埋件周边出现阴湿或不同程度的渗漏。
原因:
1.操作中抹压不仔细,底部出现漏抹现象;预埋件表面的锈蚀层没有认真清除,使防水层与预埋件接触不严。
2.预埋件周边的防水层抹压遍数少,交活快,使周边防水层产生收缩裂缝。
3.预埋件未焊止水环,或未满焊。
措施:
1.预埋件四周剔成宽度为20mm、深度为30mm的环形沟槽(沟槽尺寸可酌情调整),对预埋件除锈并清洗沟槽后,用水灰比为0.2左右的素浆嵌实,再随其他部位一起抹上防水层。
2.对于预埋件周边出现的渗漏,先将周边剔成环形沟槽,再按裂缝直接堵塞方法处理。
禁忌4:施工缝部分渗漏水
问题及原因分析:
接缝处阴湿,或出现点状或线状渗漏。
原因:防水层层次不清,留槎混乱或未按要求留槎,无法分层搭接,使得素浆层不连续。
措施:
1.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接槎要依照层次顺序分层进行,无论地面或墙面的留槎,均需离阴角200mm以上。
禁忌5:防水层表面起砂
问题及原因分析:
防水层表面不坚硬,用手擦时,可擦掉砂粒或粉末,显露出砂子颗粒。
原因:
1.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较低,使防水层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降低。
2.砂子含泥量大,对砂浆的强度有影响;砂子颗粒过细,比表面加大,导致水泥用量不足。
3.养护时间不当,过早使水泥胶质受到浸泡而影响其强度和粘结力的增长。
措施:
1.材料应符合有关规定,尽可能选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在满足施工稠度要求的情况下,力求降低灰浆用水量。在潮湿环境下作业,可采取通风去湿措施。
3.防水层的压光交活,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光遍数以3~4遍为宜。
4.防水层表面起砂,在保证使用的情况下,一般可不做处理。如果影响使用,需将表面用剁斧剁毛或用钢丝刷刷毛,清洗干净后,重新抹一遍素浆层和水泥砂浆层。